柳青新宅是旅菲华侨庄铭岸于1935年令其子庄清良回乡主持建造的,是民国时期典型的闽南大厝。 宅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五开间二进三川脊顶砖石木结构,兼用穿斗式与抬梁式构架,带双面护厝、石埕、埕头间、围墙。老宅建筑面积918平方米。 柳青新宅看似普通,其实极富特色,是一栋值得细细品味的老宅! 首先,这宅子看起来是像是新建的,其实它是五店市的保留建筑,历经80年风雨依然光鲜亮丽,体现了闽南红砖古厝“历久弥新”的特色。 其次,宅子的设计和做工匠心独具,称得上当时“私人定制”的豪宅。其墙面自下而上,分别是白色花岗岩基座、花岗岩面墙、青石腰堵、红砖面墙、窗花、水车堵等,它们不仅凹凸有致,富有层次感,而且都精工细作,尤其精美的是华丽典雅的面墙,是用民国期间非常流行时髦的印花红砖拼砌的。面墙的隔柱上嵌有砖錾的圆体字对联:“罗裳拱瑞,石鼓佳音”,显示柳青新宅绝佳的地理位置。腰堵部分的青石上雕刻着各种变体文字,有的文字形如竹叶,如“忠勇和平,世界悠然”;有的文字如香炉,如“有恒崇实,千秋吉祥”;还有武则天时期创造的“曌”行字,如“自重爱郡,光明永透”等等,它们是闽南能工巧匠的一种创意,令人遐思!
第三,门路雕饰无所不至,繁复入微,精美绝伦。门路上方的抬梁式木构架称为“牌楼”,起到联接与装饰的作业,其间叠斗连栱,雕饰繁复,叠斗雕作牡丹,吊筒雕成花卉、花篮,连栱上雕刻戏文,雀替上雕有牡丹、凤凰,寄寓富贵吉祥的愿望。门路的石雕悉数精工镂刻,以青、白两种颜色石材构建,配搭匀称,素雅大方。自上而下的匾额、门联、身堵、腰堵,直至墙底的柱础、角牌、柜台脚,无一不体现石雕工艺的精美。旁门门楣上,除了传统的八仙雕刻外,还有身插羽翼的“飞天”,这是闽南建筑中常见的中西合璧的现象。此外,基石雕刻图案除了梅兰竹菊、凤凰等传统图像外,还有鱼虾蟹蛤等,体现了闽南的特有的海洋文化。 第四,家训为主题的格言文化。在宅子门路的看埕堵、对看堵上,分别用石雕形式镌刻着四则格言,“凡有远虑之人,不特顾目前之生活,并虑及将来,勤俭贮蓄,预为之计”;“富裕之后,益当谦逊,常存人贤于我之心,恭俭而不骄,自得天祐”;“人欲得一身之健康,当日日勤于职务,彼坐食游惰,决非摄养自爱之道也”;“读伟人之传记,研究古来大豪杰成业之原因,则有益于吾人之身心”。这些格言文字言辞平实、恳切,针对勤俭积蓄、谦逊做人、勤奋实干、读书修身这四个方面,对后代的人们无论是从思想或是行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类似的文字,还有门厅石匾上的“慈孝友恭”等。正因为深深理解勤俭贮蓄、谦逊为人、勤奋肯干、读书修身这四样处世境界,并倾心尽力而为,晋江的众多旅居海外的华侨才能像庄铭岸一样,创造非凡的事业! 此外,宅子的建设与布局深深烙上了闽南商人的精明及超前的商业意识。宅子两侧的布局一致,但细看砖雕、石雕、木雕,虽然都很精美,但图案、风格并不一致!其实是当时请了两队施工队伍,他们相互“斗工”,比一般宅子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工期(五个月就完工了),不仅保证质量,还节省了大量工钱,用时髦的话说,可谓“又好又快”。石埕右前方的“埕头间”,本为杂物间,但因为临街,人口流动量大,遂被改为小店铺出租或自家经营。 五店市传统街区不仅展示闽南的古建筑,还特别重视闽南其他文化的展示,如今柳青新宅引入安溪感德的茶艺,它是闽南铁观音的故乡,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原滋原味的闽南铁观音茶饮,还可以观看茶艺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