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文化珍品—打城戏 |
发布时间:2015/4/11 |
打城戏流行于闽南方言区。是由汉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08年,加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城戏韵白较多,唱白发音较重,有其他剧种所没有的“开大笼”,其表演融... |
【 查看详细 】 |
|
|
|
|
传承最好的特色流派—柯派高甲戏 |
发布时间:2015/4/11 |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戏剧之乡——福建晋江,人文荟萃,孕育了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是高甲戏中最具特色的流派,也是传承最为... |
【 查看详细 】 |
|
|
|
|
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 |
发布时间:2015/4/11 |
梨园戏,闽南戏曲剧种之一,梨园戏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作、唱腔和演出规制,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 其源于泉州宋元时期,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盛传于闽南... |
【 查看详细 】 |
|
|
|
|
东方艺术珍品—掌中木偶戏 |
发布时间:2015/4/11 |
掌中木偶戏,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俗称“布袋戏”。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晋朝《拾遗录》记载:“南陲之南……其人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 掌中木偶戏地域文化特征明显,... |
【 查看详细 】 |
|
|
|
|
中国现存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南音 |
发布时间:2015/4/11 |
弹三弦,拨琵琶,拉二弦,吹洞箫,荡气回肠,千回百转。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时而激越,时而哀婉。 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发源于福建泉州。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汉族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后来又与闽南的民间音乐相融... |
【 查看详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