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用宾(1504年—1578年),字君采,号方塘,晋江青阳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与潘湖黄光升同榜第八名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浙江按察司佥事。彼时朝政腐败,考场营私舞弊现象屡见不鲜。有个生员叫袁文炜,其人学博品正,但没钱行贿考官,因此名落孙山。在一次科考中(考场在杭州),主考官突然中风病逝,庄用宾为使科考顺利进行,斗胆出任主考官,并忠于职责,选拔出身寒微的袁文炜为榜首。庄用宾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他慧眼识英才的伯乐精神。袁文炜科中金榜后,亲临庄用宾府堂拜师,并送上件礼物,庄用宾却怒火斥责:“我取的是你的文章才华, 并非要你送物营钻巴结奉承。”随后即令手下将袁文炜赶出府门。 庄用宾在仕途上并非一直春风得意。他为人刚正忠直,清廉无私,嫉恶恨奸,得不到上司喜欢,还受奸党排斥,31岁时被罢职退居乡里。临行之前,袁文炜第二次登堂赠送礼物,仍被庄用宾拒绝,后来一次庄用宾寿诞荣庆,袁文炜已晋升为相国,他派人赠送一盒玲珑美观的礼品,由庄用宾的夫人收下。事后庄用宾的夫人将这盒礼品开启一观,见盒中装着一枚(约6×6厘米)的水晶印章,印中刻“无忝忠孝家声”的篆体字,上面精雕着一只老鼠,心中疑惑不解其意,后经庄用宾解释,才明白送此只老鼠是庄公生肖属鼠之缘故。“在国足论忠臣,居家可称孝子。”这是庄用宾的品行准则。嘉靖四十一年,国难当头,庄用宾与其弟庄用晦招募乡兵,平倭寇保国救万民,万历皇帝御赐荣匾———“一门忠孝”、“忠孝一门”、“万古纲常”,这使晋江人引以为豪,也是闽南百姓的骄傲。 明中叶,封建械斗时常发生。嘉靖年间(1544年),庄用宾为净化社会氛围,倡导乡贤祠,为乡民讲解“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之“圣谕六言”的道理;使社会呈现一片和谐乐群的好风气。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为灾民奉献慈悲心。一次,庄用宾带钱前往福州以北的山区欲购杉木建造住宅,途中,见山区水灾严重,农民没有收成,灾民叫苦不迭。见此情况,庄用宾立即打消购杉建宅的主意,将携带之款施舍救济灾民,使灾民渡过难关。翌年,庄用宾再次前往福州山区购买杉木,又遇洪涝灾害,灾民饥荒困苦不堪,庄用宾再次雪中送炭,将钱救济灾区农民。后来,庄用宾积蓄一笔资金,再次前往购买杉木。这一次,他见田野呈现一片丰收景象,农民安居乐业。受到庄用宾两次救助的灾区农民感激万分,他们为报答庄用宾的恩情,主动砍了自家的好杉木赠送庄用宾,这些杉木就是庄用宾建造至今犹在的三间张三坐落的“一门第”故居中的中梁。这座建筑端庄宏伟,现属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庄用宾退居乡里,能举平生之廉名,他捐资办公益、兴教育、纂谱牒、兴修水利等事迹,在晋江明代乡贤 中,可称为佼佼者!致仕后曾创建青阳乡贤祠,并发起制定乡规民约。其故居尚存,是一座五开间三落大厝,有倒座、护厝、石埕和水井。砖石结构墙体,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的木构架,硬山顶。埕前建有回廊,东侧为马房和伙夫间。厅堂前的庭院有井2口。门楼和厅堂上分别悬挂近年仿制的“一门忠孝”、“万古纲常”、“乡元魁选”、“会元”等木匾5方。 居乡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庄用宾》:“用宾早废家居,纂谱牒,浚水利。闾阎疾苦,见郡邑大夫,即娓娓言之。”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2·太仆庄方塘先生用宾》:“如是家食四十余载,绝意仕进。宦囊萧然,居乡一介取予不苟,孝亲睦族,行乡约,开水利,邑人爱敬,乡评至今重之。” 抗倭御寇 嘉靖四十一年壬戍(1562年)五月初二,倭寇犯泉州,庄用宾奋起组织抵抗,其弟庄用晦殁于贼。郡邑旌表曰:“孝比黄香,忠继许远。”但因巡抚游震不报,而用宾亦卒,不得朝廷旌表。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庄用宾》:“倭寇逼郡城,缙绅分门部守,城门昼闭。用宾部南门,独据床坐门外,以次入避寇者,计全活亿万人。而与弟用晦,募乡兵三百,后先杀贼。贼大恨,发其父冢,取尸去。复偕弟用晦率乡兵直捣寇巢,负父骸以归。用晦殁于贼。巡抚游震得上其事,不报,而用宾亦卒。”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2·太仆庄方塘先生用宾》: “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冦犯闽中,连岁猖獗,攻入兴化府,戕杀民人无数,沿海卫所相继告陷。而泉之剧贼黄元爵等,因机交煽,自郡之内外所在,皇皇势且不保。用宾为当事画策,浚城濠,部署城中守卒使各为营伍,民心遂定,城赖以安。 当倭贼突犯时,远近村民争入城逃生,势甚急,城门昼闭,避寇者不得入,几相拥入水中。用宾力请当事,愿身守南门;乃操管钥坐城门外,命开门内之,而身自当贼,所活人以数万计。 时贼野掠无所得,奸民导之,发冢取赎。用宾与其弟用晦募乡兵,后先杀贼多。贼大恨,乃剜用宾父冢,劫尸去。用宾闻之,拊膺号恸,与用晦径走贼垒,战于南安双溪。贼大溃,连破十三垒,负父骸归。贼追之,用晦殿,与其仆斗死。会佥事万民英、指挥欧阳深以官兵继至,翼而前,又大破贼,前后斩倭首百有十颗,生擒一十四人,夺回被掳生口二百七十余人。时嘉靖壬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初二也。 倭寇既溃,黄元爵势穷,遂就抚,泉郡悉平。当道屡上其事,为冒功者掩抑,久之未叙,而用宾终身不自论列。” 后事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庄用宾才因抗倭事追赠用宾太仆寺少卿。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38·人物志·名臣2·明·庄用宾》:“万历三十二年,子凤章诣阙疏理,赠用宾太仆寺少卿,予用晦一子世袭百户。乡人思用宾德,请于学使特祠祀之。曾孙际昌。”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2·太仆庄方塘先生用宾》:“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倭寇朝鲜,子凤章乃上言于朝。下其事部议,赠用宾太仆寺少卿官,用晦子百户世袭,以风励天下士。盖去用宾破倭之年,且四十载矣。其后曾孙际昌举万历己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会试第一,廷对复第一,人咸以为用宾开门活人之报。” 庄用宾之子庄凤章。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2·庄先生凤章》据何镜山撰《庄孝子述》载:“庄凤章,晋江青阳人。守阙上书,言其父佥事方塘 用宾与其叔父用晦嘉靖中所为御寇扞城状。晚岁有志斯道(理学),游李见罗先生之门。” 庄用宾孙庄际昌,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状元。(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n《泉州人名录·庄际昌》) 故宅在青阳镇晋江市政府驻地西北侧。清·道光《晋江县志·卷12·古迹志坊宅附·城外宅·明宅》:“佥事庄用宾偕弟用晦宅:在青阳。匾曰:‘一门忠孝。’” 墓在磁灶镇宅内村南侧。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8·冢墓志》:“佥宪庄用宾墓:在大鹏山之原。傅夏器撰《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