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之名源于“晋人沿江而居”,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族为避战乱,南渡长江,逃入闽南,据河而居,因怀念故土,为河取名晋江,唐开元年间,设立晋江县。“五店市”即“五家店铺发展起来的集市”,街区东南入口使用的“五店市”三个字取自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书法作品集字而成。五店市作为古代的集市和商旅中途暂息的驿站,历经1300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晋江老城的核心区。 改革开放使晋江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地处“内城”的五店市老街区,由于人口持续外迁,建筑缺乏修缮,街区渐趋没落,令有识之士痛心不已!2011年,晋江市政府聘请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对五店市进行保护性改造,把她打造成“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 五店市街区占地252亩,按2011年转让的最高地价,转让土地可得10亿元土地财政收入,晋江市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片传统街区,不仅放弃土地拍卖,还投入6亿元进行征迁和保护建设。其不余遗力地保护让人钦佩。 如今,众多散落晋江乡村的闽南老宅整体搬入,与原有传统建筑相伴辉映,使五店市成为晋江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存留地。她不仅保存着大量从明、清到民国、近代各个时期的传统民居、宗祠、古庙、古商铺等建筑,还承载着本地广泛流传、历久不衰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